湖北首次采用大型直升机执行抗洪抢险备勤任务
导 读
7月24日17时38分,随着最后一架米-26直升机安全降落武汉汉南通用机场,标志着湖北正式开启大型直升机执行抗洪抢险备勤任务。
△ 直升机在执行抗洪抢险巡查任务
根据长江流域以及湖北防汛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应急管理部黄明书记以及付建华、孙华山副部长关心支持下,部救援协调局调动北方航空护林总站的2架米-26直升机和1架AS-350直升机以及机组保障人员,进驻湖北执行首次抗洪抢险备勤和救援救灾任务。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主动对接,厅党组书记、厅长施政亲自部署,副厅长龚效峰、杨光武召集中部战区空军武汉基地、民航湖北监管局、华南蓝天航油湖北公司、武汉汉南机场、安能武汉分公司以及备降保障机构等相关单位,专题研究协调飞行训练和抢险救援期间的综合保障工作,推进我省空地一体应急抢险救援机制建设。各单位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新航线新地域的困难,强化部门协同,立足实战精心组织,第二天一早即25日6时01分,一架直升机就安全起飞,首次开始执行抗洪抢险巡查任务。
今年是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部门第一次承担防汛抗旱的统筹协调任务,三架直升机的进驻将极大的提高我省抗洪抢险航空救援能力。下一步,省应急管理厅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全省航空救援网络布局,整合航空救援资源力量,探索构建全省“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站在维护湖北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防洪保安的各项准备。
米-26直升机是苏联/俄罗斯一型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是当今世界上仍在服役的最重、最大的直升机。空重28.2吨,最大起飞重量56吨。
米-26直升机有多“巨无霸”?
↓ 请参考下图 ↓
说起米-26直升机,很多人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十年前飞翔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现场的橙色米-26直升机。
由于地震对地面道路破坏非常严重,参与救援的大型设备很难到达救灾现场,“米-26”则担负吊运大型设备飞往救灾现场的运输任务,共计吊运推土机、挖掘机、铲车、油罐及集装箱等60余台,吊运总重达800余吨,为地震抢险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018年5月20日,1架“米-26”仅飞行2架次就将一个村的近230名村民疏散到安全地带。
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的紧要关头,正是具备超强吊运能力的米-26将大型挖掘机第一时间运进灾区,才化解了迫在眉睫的堰塞湖危机,是当之无愧的救灾功臣。
AS-350直升机是法国研制的载客4~5人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它有个可爱的绰号“小松鼠”。以高性能、坚实耐用、可靠性高、使用成本低等特点而著称。空重1.22吨,最大起飞重量2.25吨。
由于此直升机机动性强、速度快,特别适合侦查和指挥。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可以猜出来在我省执行抗洪抢险巡查任务的正是“小松鼠”。
面对险情,我们有“大招”
空地一体应急抢险救援
了解一下
☟ ☟ ☟
直升机应急救援能更快速到达水、陆路不可通达的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物资运送、空中指挥等工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应急救援手段。
“空地一体应急抢险救援”
有点懵?别急,来看一场演练
2019年6月26日,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举行“空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实景演练”,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 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空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实景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云南某地发生6.6级地震,现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瘫痪,有群众被碎石埋压,急需救援。
演练联动消防、公安、民航等专业救援力量,整合无人机、直升机等应急救援航空资源,汇聚气象、地形等各类接处警信息,搭建卫星、直升机、地面设备信息交互通道,实现一张图指挥调度,一张网信息交互,一体化应急响应。
“空”,即调用直升机用于空中搜救、投送救援和通信中继,调用无人机用于三维建模、灾情评估和系留作业,延伸指挥调度网络和救援范围,打通救援最后一公里。
“天”,即整合卫星通信资源,接入消防卫星网,实现广域覆盖、随遇接入、资源集成支撑应急现场远距离通信保障和扁平化的应急指挥。
“地”,即采用“公专互补、宽窄融合、固移结合”的多维组网形态,为应急救援队伍、联动部门、社会公众和国际救援与协作提供应急通信服务。
此次演练中动用了两架直升机
他们分工协作:
△ “个子小”的这位是指挥机,用于指挥空中救援行动和极端条件下通信信号中继延伸。
△ “大个子”作为救援机,用于人员、装备空投和救援。
/ 往期推荐 /
END
☞来源: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云南消防等
☞编辑:张源源
点这里,我们都“在看”